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无创治心律失常,2分钟简单操作就能转律!
关信民、郭姣璐标签: 首页推荐
2020-08-11 11:26:26

指导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关信民

心慌、胸闷、焦虑不安、头晕

严重时会晕厥、心绞痛甚至休克

这是室上速发作

一种心律失常的疾病

别担心

不打针不吃药,仅需一波简单操作

2分钟内患者就能改善症状,恢复如初,

这波神操作被称作“改良瓦氏动作”

市红会医院急诊科多次通过这种简便、经济、无创的手法

帮助心律失常患者恢复正常

(注意:必须由专业医生实施该治疗)

 

近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大厅内,40岁左右的曾护士长接待了几十名患者后,突感心慌、头晕、胸闷,几欲摔倒,闻讯赶来的急诊科主治医师李之松当即为其进行快速查体,测得血压 96/60mmhg,心率 184 次/分,心律不齐,初步诊断该患者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李医生决定对曾护士长实施“改良瓦氏动作”(Modified Valsalva Maneuver Technique,MVMT)进行复律。在李医生的指引下,曾护士长忍着难受,对着无针头的注射器管口吹气,尽力憋气,同时面朝上迅速平卧在床,李医生立刻辅助她做>45度高抬腿动作。短短2分钟后,曾护士长心律成功复律为窦性心律,心率由184次/分降至78次/分,心慌、胸闷、晕感等不适症状消失,血压显示正常。5分钟后再次复查心电图,结果显示为窦性心律,已基本恢复正常。

市红会医院急诊科2年来利用“改良瓦氏动作”,已帮助室上性心律患者成功复律十几人次。该方法经医生多年的观察总结,较为适用在50岁以下的初发室上性心律患者,且患者无心衰等基础性疾病。

 

简便、经济、无创“改良瓦氏(Valsava)动作”优点多

据急诊科关信民主任介绍,改良瓦氏动作是近些年开始使用的一种新的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手法,《The Lancet》杂志(中文译名《柳叶刀》,目前世界医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曾于2015年发表过该项研究。

“改良瓦氏动作”提出了一种新的迷走刺激方法,让患者在半卧位憋气之后立即平卧,并由他人抬高其双腿,通过该方法兴奋迷走神经,阻断房室结传导,增加胸腔内压力,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研究显示,改良的瓦氏动作,较传统半卧位可显著提高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律成功率。

此前仅有17%可成功恢复窦性心律,而改进动作后治疗成功率可达43.5%。因为通过简单调整姿势,就可使患者回心血量增加,从而增加瓦氏动作的成功治疗率,很有临床意义,也避免了一大部分患者不得已注射腺苷而产生的濒死感等不良反应。

改良瓦氏动作具有快捷、操作简便、经济、无创等优点,避免了患者静脉穿刺、监护、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操作,用于紧急情况下快速缓解心动过速等症状。


专病还需专业治

急诊专家特别提醒

该手法虽简单,但不是每个心律失常的患者都适用。无论是瓦氏动作还是改良瓦氏动作,其核心内容均是通过憋气改变胸内压,造成回心血量迅速减少,之后吸气及改变体位,使血容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以此促进心脏充盈、缓解心动过度,一般用于病情相对平稳,无长期针剂使用、无心衰等基础性疾病,身体条件较好的患者。该手法必须在专科医师的严密监护下实行,市民在家请不要尝试。

 

指导专家

关信民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专长: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高血脂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诊治。

专家诊时间:星期三全天

 

 

急诊科简介

 

急诊科是是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等高校实习、教学和科研基地,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作为市120急救网络中心站,每年院前急救出车数量均居全市120网络医院前列,以“院前急救全科出车模式”、“急诊快速诊断”、“生命绿色通道”为科室亮点。配备奔驰SPRINTER324监护型救护车,多台便携式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纤支镜及便携式B超机等先进抢救设备。自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1-2项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


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微信扫一扫挂号
医院预约挂号电话
61886188
热门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