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导师风采——王 百 林
管理人员
2019-12-04 16:26:55

       姓 名: 王 百 林

       职务职称:普通外科主任兼肝胆外科主任,
       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普外科
       学科和学术带头人。
       E-mail:wangbailin888@sina.com
       一.研究方向:临床研究:主要从事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
       基础研究: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外科疾病基础研究。
       二.个人简历:
       1.主要工作经历和学历: 1988.7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先后在山东省西平医院和韩庄医院、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工作。在基层医院工作时曾担任过外科主任和业务副院长职务。2000.7贵州医科大学(原贵阳医学院),外科学硕士毕业,师从国内著名的胰腺外科专家孙诚谊教授。期间曾到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及301医院从事课题研究和临床学习二年。2003.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外科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肝胆外科的临床学习。师从国内、外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教授。2003.7-2015.4,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工作,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2015.5-至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工作,普外科主任兼肝胆外科主任,普外科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和贵州医科大学)。2012.4-2012.10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进修肝胆外科微创技术学习。
       2.临床工作:从事医、教、研工作30年。主要从事肝胆胰脾外科和腹部微创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外科技术全面,手术技术熟练,擅长肝胆胰腺外科手术和腹部、甲状腺微创技术。能独立进行除肝移植外的几乎所有的开放性的肝胆胰外科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巨大肝癌切除术和其他复杂的胆道手术。另外,对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胰腺和脾脏手术也有较丰富的经验。对胃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也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能独立进行胃癌、结肠癌和甲状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根治术。微创技术方面:率先在医院开展了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胰体尾恶性肿瘤根治术等胰腺肿瘤手术;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左半肝和右半肝切除术;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保胆取石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经皮肝穿刺肝内胆管取石术等胆管手术;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完全性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及NOSES技术在胃肠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腔镜下各种甲状腺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和各种腹外疝微创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为本院普外科学科及学术带头人。
       三、学术团体任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二五本科规划教材《西医外科学》编委,国际肝胆胰腺协会中国分会转移性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机器人和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管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微创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整合肝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肛肠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甲状腺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微创诊疗专业委员会 第一届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第一届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医师协会普通外科微创分会 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肝胆胰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
       四.学术期刊任职:《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国医药导报杂志》、《中国医药科技杂志》编委,《中华现代外科杂志》常委兼编委。
       五.其他兼职:广东省和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库专家成员;广州市卫生局科学技术评审专家,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局专家库评审专家,海珠区工程专家库成员,广州名医智库专家。
       六、荣誉称号及奖励:
       1.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校级培养对象。2.2017年荣获广东省第二届“羊城好医生”称号。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优秀科技人才。4.2004年获广东省老龄委援桂先进工作者称号。5.2006、2007年度分别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学观摩三等、二等奖、“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奖、宣传教育二等奖;6.2007年度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临床教师”奖。7.2011年12月获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6-2011年度先进学会干部称号。8.2013-2014学年上学期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教学查房观摩优秀教师三等奖。9.2014年8月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硕士研究生论文指导老师。10.2017年12月获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2-2017年度先进学会干部称号。
       七、主持的科研项目: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2项;参与9项。
       1.通腑泄热法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1414050001452,省自然基金,2015,项目负责人。10万元。
       2.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的敷贴疗法治疗急腹症的技术规范化研究,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课题并列第一负责人) 2008BAI53B034  68万元
       3.通腑泄热法对梗阻性黄疸肝细胞mt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广东省自然基金。课题负责人 项目号:S2013010016323,5万元
       4.基于异病同治理论的敷贴疗法治疗急急性胆囊炎的技术规范化研究,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子课题,课题第一负责人) 2008BAI53B034 10万元
       5.扶正固本法对大鼠肝移植术后免疫紊乱的干预作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7004824),项目主持。5万元
       6.强肌健力口服液对大鼠肝移植术后免疫调节作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5300055),项目主持。3万元
       7.强肌健力口服液对大鼠肝移植术后免疫调节作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号:53015),项目主持。1万元
       8.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于凋亡作用的研究,广东省卫生厅(项目号:A2005271)项目主持。
       9.扶正固本法对大鼠肝移植术后免疫紊乱的干预作用,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号:2007088),项目主持。
       10.强肌健力口服液(QJJL)对猪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映的影响,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基金(第二批资助)项目主持。
       11. 活血化瘀法协同化疗对瘀血内结型食管癌临床疗效的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号:63022)第二名
       12.活血化瘀法协同化疗对瘀血内阻型晚期乳腺癌疗效的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项目号:2005B33001029)第三名。
       13.疏肝化痰法对乳腺不典型增生激素受体及基因蛋白的影响,广东省中医药局 (项目号:2040015)第五名
       14.疏经方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广东省中医药局 (项目号:1040017)第五名。
       15.疏肝健脾法对大鼠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2007度课题)第二名。
       16.双柏散外敷指料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广东省中医药局 (2009年度项目号:2009210)第七名。
       17. 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2009年9月,2009.10-2011.10)第八名。
       18.项目号:双柏散外敷治疗脾心痛的临床疗效观察,20171206,项目负责人,1万元。
       19.“EGFL9 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A2017517,2017.7.1-2019.6.30,0.5万元。第4名
       20.“EGFL9 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171A011250,2017.7 .1 -2019.6.30,3万元。第4名
       21.“TRIM28/STAT3在HepG2及Hep3B肝癌细胞系中生物学作用的研究”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2017年,1万元,第2名。
       八、科技成果奖: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二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
       1.胰腺癌生物学行为及其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系列研究,项目编号:05-J-025 2005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消瘀化石合剂对于体外冲击波对肾损伤机理和保护作用的研究. 获2006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3. 胰腺癌治疗方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编号:2009J-2-8-6 2009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4. 胰腺癌的基础和内镜应用研究,卫生部恩德思医学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九、著作与教材:主编和参编专著5部。
       主编:1.《外科查房与会诊》一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份,ISBN编号:9787122014467 / 7122014460。
       参编:2.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西医外科学》本科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

       3.《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本科教材,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9月。

       4.《临床急症救治》,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5年8月,473-475
       5.参加译著一部<<多器官衰竭>>,2004.11。人民卫生出版社。
       十、 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56篇;
       1. Bai-Lin Wang, Xiao-Ping Chen, Shu-Ping Zhai,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rp gene in primary hepotocellular carcinoma. HBPD INT, 2003;2(3):397-403。
       2. WANG Bailin, XIAO Zhenyu, CHEN Xiaoping,and ZHAI Shuping,et al.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and pancreatic cancer,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4; 3 (1):15-19
       3. WANG Bai-lin, CHEN Xiaoping, ZHAI Shuping, et al. Expression of lung resistance protein (LRP) gen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ima and its signifcance.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4;3(3):132-136
       4. Bai-lin Wang, Hai-Ying Zhai, Bing-Yi Chen, et al. Clin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DRI gene and gallbladder cancer. HBPD INT, 2004;3(2): 296-299
       5.王百林. 翟淑萍. 陈孝平. 胆囊癌与MDR1基因的临床相关性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19(5):407-409
       6.王百林. 陈孝平. 翟淑萍.肝细胞癌肺耐药蛋白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8(7):427-429
       7.王百林. 陈孝平. 翟淑萍.肺耐药蛋白基因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化疗敏感性研究.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9(9):568-569
       8.王百林. 陈孝平. 翟淑萍.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11(10):609-611
       9.孙诚谊. 胡朝全. 孙连生. 王玉芝. 王百林.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人OSM基因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裸鼠致瘤性的影响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4), 267-269
       10.孙诚谊. 王百林. 彭瑞云. 翟淑萍.胰腺癌与多药耐药基因LRP的相关性研究.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4):281-282
       11.王百林. 徐玉振. 陈孝平.胆囊癌P53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2;5(1):32-33
       12.王百林. 陈孝平. 翟淑萍. 原发性肝细胞癌肺耐药蛋白基因LRP的表达及意义.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3;6(3):149-155
       13.王百林. 陈孝平. 徐玉振.原发性肝细胞癌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临床意义的相关研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7 (1):42-45
       14.王百林. 陈孝平. 翟淑萍. 仲永. 杨海燕.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肺耐药蛋白基因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化疗敏感性研究.消化外科杂志,2004,3(2);100-104
       15.孙诚谊. 王百林. 彭瑞云. 翟淑萍.胰腺癌P~(53)与细胞凋亡相关性研究,贵州医药,2004,12 (2):99-100
       16.孙诚谊. 王百林. 彭瑞云.等.胰腺癌GST-π耐药基因表达及意义.消化外科,2002,1(2):93-95
       17.王百林,杨海燕,翟淑萍,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肺耐药蛋白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2):95-99
       18.池建安,陈育忠,王百林,等。消瘀化石合剂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损伤兔肾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中国中医药,2005年6月.
       19. 王百林,池建安,陈育忠。外科教学中“三优一减二指导”的实践。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11月3(31):126-127.
       20. 王百林,翟淑萍,池建安,等。 强肌健力口服液对猪肝移植术后IL-2的影响,四川中医,2007,25(4),9-11。
       21. 毕洁亮 于少伟 张卫华,王百林。理气通腑合剂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7, 1(1):47-49(1月).
       22. 王权胜,郑泽棠,王百林,等 .通腑泻热法治疗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疗效, 天津中医药,2008,25(1):50-51(2月12日).
       23. 王权胜 郑泽棠 潘恩山 王百林,等. 中药在急腹症脓毒症围手术期的应用对照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61-62.(1月)
       24.王百林,翟淑萍,赵先明等,可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对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09,3(2):110-114(4月)
       25. 王百林,翟淑萍,赵先明,等,强肌健力口服液对大鼠肝移植术后IL-2和IL-10的影响,新中医,2009, 41( 2): 93-102。
       26. 王百林,翟淑萍,王海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35例,新中医,2009年5月,41(5):80。
       27.林忠生,王百林,刘增军,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新中医,2009年8月。
       28.陈育忠,王海明,王百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穿孔85例,辽宁中医杂志,2008,31(4):578.
       29. 柳东杨,王百林,郭建业。加减四磨汤结合加速康复外科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1):161-163
       30. 柳东杨,王百林。健脾疏肝、祛湿活血法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新中医2010,42(8):131-132
       31. 王百林,刘增军,翟淑萍,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11;29(1)(1月):108-109
       32. 中西医结合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王百林,刘秋玲。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1月):170-171
       33. 王百林,翟淑萍,陈佩仪,等,双柏散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1)(1月):15-17
       34.翟淑萍,刘增军,王百林,等,双柏散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观察,新中医,2011,43(12):54-55.
       35. 王百林,刘增军,翟淑萍,等。 小鼠CD4+CD25+T调节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其功能检测,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0;27(8):1074-1076
       36. 王百林,刘增军,翟淑萍,等。小鼠CD8+记忆性T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功能检测;贵州医药,2010,34(5):387-390。
       37. 林忠生,王百林,刘增军。 手术治疗严重肝外伤47例体会,贵州医药2010. 34(3):236-238.
       38. 王海明 陈育忠 林少辉 王百林 王亮 卢蔚起 淡漠型甲亢并黄疸1例长期误诊分析,新中医,2009,(10)
       39. 郭亚雄 王继勇 王百林 黄丽娜 ,“通腑泄热合剂”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肺挫伤30例临床研究。江苏中医药,2012.(6)
       40.李君豪 王百林 徐峰  刘增军 王明月 田小文。中医外治综合疗法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观察,新中医,2012,44(8)83-85.
       41.陈辉星 陈燕凌 洪海杰 唐南洪 王百林,不同免疫抑制剂经核因子-kB信号途径调节肠上皮细胞防御素的表达,中华试验外科杂志2013,30(5):961-963
       42. 王百林; 翟淑萍; 陈佩仪; 秦欢; 刘增军; 刘秋玲; 王新华, 双柏散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01期, pp 15-18, 2012.
       43. 苑伟,王百林.不同赋形剂调制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73-77.
       44.王百林,苑伟,秦欢,等。不同剂量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14.46(2):97-100。
       45. 王百林,翟海英,苑伟,等。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外治技术探讨. 辽宁中医杂志,2014.16(9):1806-1810.
       46. 王百林  王蕊  苑伟  翟淑萍  程海坤  周海玲。腹腔镜下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的疗效探讨。腹部外科杂志,2015.28(1)54-56
       47.王百林,周海玲,苑伟,翟淑萍,程海坤,王蕊,赵蔓。PBL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外科急腹症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5,已定稿
       48. 王百林,苑伟,翟淑萍,程海坤,王蕊,周海玲。梗阻性黄疸兔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11)2393-2395
       49. 王百林,苑伟,程海坤,王蕊,翟淑萍,周海玲。利胆消黄汤对梗阻性黄疸兔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3).
       50.王百林,苑伟。 陈氏血流阻断法对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预后及AFP的影响。腹部外科杂志,2015,(已定稿)
       51.王海明,张丽敏 ,杨建玲,陈育忠,王百林。中西医结合治疗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08例,新中医,2015,(已定稿)
       52.王百林,苑伟,翟淑萍,周海玲。利胆消黄汤对梗阻性黄疸兔肝细胞mtDNA的保护作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1)2362-2364
       53.Fan Wu ,Wei-jia Chen, Lun Yan,et ai;
Correspondence  Bai-Lin Wang,Mus81 knockdown improves chemosensitivit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by inducing S-phase arrest and promoting apoptosis through CHK1 pathway. Cancer Medicine,2016:5(2)370-385
       54. 吴帆,严伦,谭国钳,王百林。甲磺酸盐及紫外线敏感性81号基因沉默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11)2529-2532
       55. 李伟涛,翟淑萍,苑 伟,张北平,章小兵,王百林。IL-1、ICAM-1、NF-κB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8:35(7)1253-1255
       56. 苑 伟,翟淑萍,颜勇,张北平,章小兵,王百林。利胆消黄汤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8:38(8)1454-1456
       十一、学术团队(研究生)已毕业8名研究生(招生9届研究生)共14名研究生。
       在读:张北平、章小兵、贾伟路、王永亮、袁辉、张旭。
       毕业:刘增军、刘秋玲、秦欢、苑伟、王蕊、周海玲、程海坤、赵曼。

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微信扫一扫挂号
医院预约挂号电话
61886188
热门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