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充足的母乳是宝宝健康成长的保障。
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在催乳素的作用下,乳汁开始分泌,婴儿每次吸吮乳头时,来自乳头的感觉信号可到达下丘脑,抑制催乳激素抑制因子,使腺垂体催乳激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
吸吮乳头还可反射性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可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收缩,产生喷乳反射。
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环节。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重要条件。
乳汁分泌量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母乳含有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
1 含有适合婴儿需要的适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2 含有比其它乳制品含量较多的人体所需的乳糖。
3 含有足量的维生素,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充维生素或水果汁。
4 含有足够的铁,虽然含量并不多,但易被婴儿肠道所吸收。
5 母乳喂养的婴儿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6 含有足够的水份,即使在天气炎热时,也能满足婴儿的需要。
7 含有适量的盐、钙和磷。
8 母乳含有抗体(免疫球蛋白),能抵预常见感染性疾病。
9 母乳中含有双歧因子,有助于婴儿肠道内乳酸杆菌的生长,乳酸杆菌能阻止其它有害菌的生长而预防腹泻的发生。
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
1、24小时母婴同室。
2、早接触、早吸吮。
3、不使用橡胶乳头与奶瓶。
4、按需哺乳,不分次数,不限时间。
5、坚持夜间哺乳。
6、选择舒适的体位。
7、正确的衔乳方式。
8、如无医学指征,不喂哺除母乳外的任何食物。
9、母亲的饮食应多花样,多品种、还应多喝汤(鸡汤、鱼汤、排骨汤等),以保证营养的充足。
10、母亲应保持心情愉快,不焦虑、紧张,保证充足的休息。
11、树立坚定的喂养信心。
哺乳姿势:
正确的衔乳方式:
新生儿应该吃多少:
妈妈的乳量是与宝宝的胃容量相匹配的。宝宝出生第一天,胃容量约5-7ml(相当于弹珠大小),第二天约10-13ml,第三天约22-27ml(相当于乒乓球大小),以后逐渐增加,如果妈妈的乳汁不多,应该频繁哺乳,增加对乳房的刺激,利于乳汁的分泌。
宝宝吃饱的表现:
妈妈哺乳后乳房有下奶感(乳汁排空)。
能听到婴儿的呑咽声,在两次哺乳之间,婴儿往往很安静。
24小时内婴儿排尿次数超过6-8次,尿色淡黄。
体重增加,每月增加超过600克。
乳胀时的乳房护理:
按摩乳房、频繁哺乳、排空乳房。
正确的乳房按摩方法:
乳头皲裂护理:
轻者可继续哺乳。
哺乳前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以于新生儿含吮乳头及乳晕。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于乳头及乳晕上,可起保护乳头的作用。皲裂严重者可暂时停止哺乳,将乳汁挤出后喂给新生儿,待乳头皲裂情况缓解后可继续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