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分娩后消失。是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孕妇有本病的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特别应注意有无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
高血压 患者血压持续升高至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舒张压不随患者情绪变化而剧烈变化是妊娠期高血压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间隔4小时或4小时以上的两次测量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
尿蛋白 尿蛋白≥0.3g/24小时或随机尿蛋白浓度为3g/L或尿蛋白定性≥(+)。
尿液检查 测尿比重、尿常规,当尿比重≥1.020说明尿液浓缩,当尿蛋白(+)时蛋白含量≥0.3g/24小时,当尿蛋白(++++)时蛋白含量≥5g/24小时,应每日一次检查尿蛋白。
眼底检查 视网膜小动脉的痉挛程度反映全身小血管痉挛程度,可反应本病的严重程度。通常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小动脉痉挛、视网膜水肿、絮状渗出或出血,严重时可发生视网膜脱离。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或失明
健康指导:
1 规范产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2做好孕期保健。
3合理饮食与休息,孕妇应尽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蔬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
4 补充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5 进食含铁丰富食物。
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80%为GDM。GDM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
糖尿病高危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35岁、妊娠前超重或肥胖、糖耐量异常史、巨大儿分娩史、不明原因的流产史、死胎、死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儿分娩史、胎儿畸形史等。本次妊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者。
OGTT检查:采用75g糖耐量试验。指禁食8小时至次日,口服葡萄糖75g,其正常上限为:空腹5.1mmol/L,1小时10.0 mmol/L,2小时 8.5mmol/L,任何一点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饮食护理:
饮食控制很重要,理想的饮食控制目标: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热量和营养需要,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酮症出现,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多数GDM患者以合理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治疗,均能控制血糖在满意范围。孕早期糖尿病孕妇需要热卡与孕前相同。孕中期以后,每日热量增加200kcal。其中糖类占50~60%,蛋白质占20~25%,脂肪占25%~30%。但要注意避免过分控制饮食,否则会导致孕妇饥饿性酮症及胎儿生长受限。
药物治疗:胰岛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并根据病情、孕期进展及血糖值加以调整,力求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
孕期母儿监护:孕早期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以防发生低血糖。每周检查一次直至妊娠第10周。妊娠中期应每两周检查一次,妊娠32周以后应每周检查一次。必要时及早住院。
健康指导:
1 规范产前检查:妊娠24~28周进行GDM筛查,及时诊断,及时进行营养健康咨询,及时处理。
2 制定合适饮食计划,控制体重增长,及时进行监护及干预。
3 血糖控制不良孕妇,需入院进行营养干预及母儿监测。
4 产后继续监测血糖情况,进行营养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