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不论是清蒸亦或是作汤,都清鲜可口,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受人喜爱的食物。不过,鱼肉虽可口诱人,但鱼刺却让人厌烦,日常生活中也许你听过这样的场景,吃鱼时不慎卡住喉咙了,就是人们常说的“卡鱼骨”,即吃鱼时不慎卡在口咽亦或是喉咽部,造成异物感、刺痛感等不适。
耳鼻咽喉科有时会诊治一些吃鱼后卡鱼骨的患者,患者通常是伴有咽部异物感、刺痛感前来就诊。有时,患者会因为痛苦不堪进而采用喝醋、吞饭团等土方法来缓解咽部不适。但是这些方法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此时,科学正确的选择处理方法就尤为重要。下面就介绍一些鱼刺卡喉的临床表现、处理误区、相应的治疗、预防及护理小技巧。
临床表现
1.咽部常常有异物感和刺疼感。在吞咽口水时,异物感和刺疼感可加剧。有时,患者常常害怕引起刺疼感甚至不敢喝水。
2.当鱼刺刺破相应黏膜可引起少量出血,可见血性唾液。
3.较大的鱼刺位于喉咽部可刺破咽壁,可引起咽旁间隙气肿甚至纵膈气肿。可导致胸痛、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
4.异物大多存于扁桃体窝、舌根、会厌谷等处。
处理误区
1.通过喝醋来软化鱼刺,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方法,也是大家通常会使用的方法。患者常常认为喝醋就可以将鱼刺软化进而缓解咽部不适症状。但是,传统的醋并不会使鱼骨软化,而且会刺激黏膜导致加大伤口感染的可能。
2. 鱼刺后自行伸手催吐或企图将鱼刺取出,这种方法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在催吐的过程中,可能会加深鱼刺刺入反而会加重咽部不适,进而引起患者的焦虑不适,甚至是诱发鱼骨刺入血管引发患者大出血的可能。
3. 通过吞咽饭团或馒头来使鱼刺咽下,这种做法也不提倡。这样的话会可能会使鱼刺卡在口咽部或食道的狭窄处,进而加大取出鱼刺的难度。
治疗
1. 鱼刺通常是卡在双侧的扁桃体及舌根部,应及时前往附近医院就诊,位于浅表的鱼刺可在间接喉镜检查下用镊子取出。
2.如在间接喉镜下未能发现鱼刺,可在必要时行电子喉镜检查,亦或是行颈部CT+胸部CT来排除鱼刺位于食道内。
预防及护理
1.进食时注意不要讲话,不要大笑。
2.误吞鱼刺后,请勿吞服食醋、饭团等食物,以免使病情加重。
3.取出鱼刺后,暂时少讲话。
以上就是关于鱼刺卡喉的相关知识,当我们身边遇到鱼刺卡喉时,要学会正确科学的应对,希望这篇科普大家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本公众号文章致力于公益科普,文中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