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口腔科看牙的时候,医生让做个CT,也许您经常听说给头颅,胸部,腹部做CT,却鲜有了解给牙齿做CT的。
传统的口腔DR可以把牙齿的影像投照在一块拇指大小的IP板上,牙冠、牙根牙龈等都可以清晰地显示,但拍摄过程中需要把坚硬的IP板塞进口腔并固定好,因此部分患者会感到不适,因为空间有限,一次摄片只能得到2-3颗牙齿的二维图像。
再者,口腔DR不能发现一些细微的病变,不能对整个口腔和下颌骨,上颌窦等部位进行观察评估,这时候就轮到口腔科医生的“另一副眼镜”——口腔CT闪亮登场啦!
这台位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9楼的意大利NewTom GIANO高端锥形束CT是全球顶级的口腔CT。运用多种创新技术,功能强大,效率出众,可生成目前业内最高分辨率的3D/2D影像,是集CBCT(锥形束CT)、口腔全景,头颅正侧位片、副鼻窦、颞颌关节,手腕关节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口腔CT机,并始终确保为患者提供低剂量辐射保护。
01 什么是口腔CT?
口腔CT可以从三维角度对口腔内的硬组织情况进行反映,包括牙体,颌骨等;CT还可发现牙片的投照角度不能发现的病变;CT的三维重建能够对骨组织及下颌关节的情况进行相对准确的评估,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前方案设计,以及术后评价。虽说是CT机,也可以拍摄口腔全景片和口腔侧位片。
02 为什么要拍口腔CT?
口腔CT的三维视角能大大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性。
举个案例:有一小伙去医院拔智齿,医生让其拍了个全景片。不巧的是,小伙的上颌窦很薄,不适合拔智齿,口腔全景片却没有准确显示上颌窦的情况,因此在拔牙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很容易伤及上颌窦。
可见口腔CT是牙医在医治过程的重要手段。在治疗前了解范围,设计方案;治疗中引导治疗,准确定位;治疗后进行评估,观察疗效,以及拔智齿、根管治疗、牙齿矫正等都离不开口腔CT
03 口腔CT的主要作用
牙体牙髓科:用于帮助寻找复杂根管,防止遗漏,了解钙化位置、根尖炎症大小、牙根是否断裂等。
修复与种植:评估牙槽骨,关节等情况,配合3D数据,模拟植入方向与直径,避开重要解剖。
口腔外科:评估颌骨肿物;了解关节情况;了解智齿的牙根大小,分叉情况,以及和下颌神经管的关系,评估拔牙难度和预后。
口腔正畸:观察牙槽骨壁厚度、牙根与颌骨的位置关系,为正畸手术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其他科室:全面评估牙齿情况,发现牙齿隐匿处的问题。
04 口腔CT的辐射大吗?
口腔CT辐射相较于大型的螺旋CT小得多,一次小视野的CBCT大概的辐射量是50mSv。
如果这个单位不太确切,可以换算成坐飞机来说,因为其实每个人都在接受着辐射,在飞机上相对接受辐射会多,做一次口腔CBCT大概等于做12.5小时飞机,而做一次大型医疗CT的辐射相当于做50次口腔CT,所以相对口腔科的CBCT辐射量是非常小的,大可不必担心,完全可以安全的做CBCT。
牙齿CT的用途其实是非常广泛的,基本上大部分的牙科治疗都是需要拍牙齿CT的,目前来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段。因此,如果在看牙的过程中,医生要求拍牙齿CT,千万不要质疑医生小题大做,因为这是很有必要的。
关注我科公众号 为您分享更多影像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