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脑出血凶险吗
答: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发病率为每年60-80/10万人,在我国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虽然脑出血发病率低于脑梗死(70%-80%),但致死率却高于后者,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2. 脑出血为什么嗜睡
答:脑出血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常见的出血部位为基底节、脑叶、脑干、小脑、脑室。出血量幕上30ml,幕下10ml,常可导致明显的临床症状。脑出血患者发病后除了常见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由于颅内压增高,还常常出现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或昏迷等。
3. 脑出血能恢复到正常人吗
答:脑出血总体预后较差。脑出血继发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意识状态、以及有无并发症有关。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宜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以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部分病人经过系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陷可以部分恢复,甚至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4. 脑出血病治疗几天会好
答:脑出血病程一般分为急性期(3天)、亚急性期(3天-3周)、慢性期或称康复期(3周以上)。少数(30%)高血压脑出血经过绝对卧床,禁食、控制血压等处理,出血停止,血肿无进展。但近年研究发现70%左右的脑出血患者虽然经过积极处理,仍出现不同程度的血肿增大,尤其是严重高血压控制不佳时,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进展可延续至48小时以后。
5. 脑出血引起半身麻木怎么办
答:脑出血急性期,院外急救处理措施:绝对卧床,禁止进食(不建议吞服安宫牛黄丸)、控制血压(如果收缩压高于180mmHg,可舌下含服降压药)、呼120。
6. 脑出血病人全身僵硬怎么办
答:全身僵硬是全身肌张力增高的表现,也称“痉挛性瘫痪”,是大脑皮层运动区神经元病变所致。全身肌张力增高,不仅影响肢体活动,还影响吞咽,是脑出血的严重后遗症之一。目前对全身肌张力增高没有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脑出血早期,可以口服药物乙哌立松、巴氯芬,缓解肌张力。早期行肢体的针灸、推拿、理疗、康复,改善手脚四肢关节僵硬。还要重视预防垂足畸形,可以穿“丁“字鞋。如果严重垂足畸形,可以考虑跟腱延长术等骨科手术治疗。
7. 脑出血造影检查怎么做
答: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是经过股动脉或肱动脉插管,注入造影剂(泛影葡胺、欧派乃克、优维显等),显示颅内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形态、分布和位置。大部分DSA造影可以通过局部麻醉完成。
脑出血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除非怀疑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时才考虑进行。脑出血检查首选CT和CTA检查,CT可以明确出血部位、出血量,CTA可发现部分脑动脉瘤。还可以做MRA筛查脑血管畸形。
8. 脑血管造影有哪些危害
答: 脑血管造影风险主要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1.穿刺部位损伤:局部血肿最多见,发生率约6%。造影后要卧床、穿刺部位禁止弯曲活动12小时甚至24小时。2. 操作过程导致血管痉挛、斑块脱落、血管闭塞,导致急性脑缺血。3.造影剂相关并发症(过敏、造影剂肾病、造影剂脑病),造影后要鼓励患者大量喝水,促进造影剂排出。4.最严重并发症是并发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禁忌症为碘过敏者(需要经过脱敏治疗,或使用不含碘的造影剂),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患者。
9. 轻微脑出血要治疗吗
答:脑出血就像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地震。发生第一次地震再轻微,也要当心第二、第三次发生,以及注意余震的发生。同样道理,第一次发生脑出血,即使出血量再少、症状再轻微,也不容忽视,要积极应对,防治出血继续增大。
10. 脑出血要开颅手术吗
答:大部分脑出血可以通过内科治疗挽救生命。严重脑出血危及生命时,常需要开颅手术挽救生命。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钻孔血肿抽吸术、脑室外引流术。目前对于外科手术适应症、方法、时机选择尚无一致性意见,主要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全身状态决定。另外,有新观点认为对于功能区脑出血患者,即使不存在生命危险,也建议早期手术清除血肿,有助于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11. 脑出血最佳治疗方式
答:脑出血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治疗方式要因人而异。治疗时间包括院前处理、入院后处理。治疗方案包括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康复治疗。治疗团队还依赖医生的经验、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建议脑出血患者尽量到有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的综合医疗机构就诊。
12. 脑出血要住院多长时间
答:脑出血病程一般分为急性期(3天)、亚急性期(3天-3周)、慢性期或称康复期(3周以上)。少数(30%)高血压脑出血经过绝对卧床,禁食、控制血压等处理,出血停止,血肿无进展。但近年研究发现70%左右的脑出血患者虽然经过积极处理,仍出现不同程度的血肿增大,尤其是严重高血压控制不佳时,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进展可延续至48小时以后。
13. 脑出血患者要注意什么
答:脑出血治疗原则是安静卧床、控制血压、控制脑水肿、防治继续出血,防治并发症。脑出血患者要注意:(1)绝对卧床3-7天,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血压升高。(2)宜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停留胃管预防应激性溃疡。(3)镇静、镇痛,对症处理。(4)避免增加胸腔和腹腔压力:避免剧烈咳嗽,避免用力大便,便秘者可予缓泻剂。
脑出血的预防: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吸烟、酗酒。采取适合自己的体力活动,每周1-3次至少30分钟的“出汗”体力活动(快走、慢跑、单车,等)
14. 脑出血患者要禁食吗
答:脑出血常并发应激性溃疡,也就是急性消化道出血。另外还有可能病情加重而随时手术治疗。所以脑出血急性期宜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停留胃管。如果病情稳定,无急性消化道出血,24-48小时后,可以适当进食流质或普通饮食。
15. 脑出血后遗症有哪些
答:脑出血的后遗症主要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全身状态决定。严重的后遗症包括长期昏迷、植物生存。一般的后遗症包括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视觉缺损、神经功能局部缺损、精神障碍和人格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