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新快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许敏鸿:赴西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新快报标签: 首页推荐
2023-09-04 17:29:44

8月29日下午,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指导,广东新快报社主办,力迅西关雅筑支持的2023年“医者仁心 守正创新——好医生好故事第六季”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敏鸿荣获第六届“好医生好故事”“医者仁心奖”。 

今年“好医生好故事”系列活动的主题为“医者仁心 守正创新”,一个多月里,新快报深度采访了15位好医生以及相关团队,推出近20个版面,在各新媒体平台进行了上百次推送,阅读量多次突破10万+,通过文、图、视频全方位、全媒体的报道,向许多默默付出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敏鸿接受了新快报的采访,通过报道展现她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坚持,展现最诚挚的医者情怀。



从医22年,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敏鸿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锻炼,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2022年,她带着责任与梦想,主动请缨成为第二批广州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人员,离开两个女儿,远赴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东部地区的波密县。

在波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倍感责任重大的她时刻待命已成日常,她说:“我希望通过一年的师徒帮带把技术留给波密,得到波密人民的认可。”


“善待病人很重要,不管我们能不能做到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但换位思考是必须的。”——许敏鸿

 

  • 喜爱学医 弥补父亲遗憾

“选择这个职业源自爸爸的遗憾,他一直想读医,但因时代原因他没办法实现他的梦想,后来我在上中学时,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生物学。”许敏鸿之所以踏上学医之路,一方面是父亲的遗憾,一方面是自己的喜爱。

1996年高考填志愿时,许敏鸿毅然决然报考了广州医学院并被顺利录取,“父亲得知我考上医学院时很开心,我也很开心,感觉帮爸爸的‘遗憾’画了一个句号。”

2001年本科毕业后,许敏鸿顺利进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加入了梦寐以求的医生队伍。“每治好一个病人,自己都是满心的喜悦。”在许敏鸿眼中,医生职业的从业人员积极向上、乐观,还能不断成长,“大部分医生前辈、后辈都有让我学习的地方。”

7年后,许敏鸿找到自己在儿科领域深耕的方向。“大宝是2006年出生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接触了早教,慢慢了解儿童神经、内分泌、发育行为等范畴的儿科问题后,决定往这个领域发展。”许敏鸿开始协助儿科主任完成儿科的保健、早期发展等方面工作,研究儿童康复、儿童生长发育。

 

  • 克服高反 下乡义诊送药

2022年,许敏鸿带着责任与梦想主动请缨,响应中组部的号召,成为第二批广州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人员之一。这一年,她45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女儿才5岁。

“我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加上家人们都很给力,非常支持我去实现愿望。”许敏鸿毅然决然跟随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组,来到海拔2600米的西藏小江南——林芝市波密县,成为“1+7+13”医院派驻的波密县人民医院儿科主任。

“虽然那边海拔不算很高,但平地走路就已经气喘了,我们宿舍住在5楼,爬楼过程中需要停下来,歇息两次。”到达波密县人民医院后,许敏鸿一边与第一批组团医疗队交接工作,一边克服高原反应,短暂调整两天后,马上投身到医院儿科工作上。

除了日常在住院部的诊疗工作,许敏鸿还承担着下乡义诊、农牧民一年一度体检、监狱病人巡诊等工作。义诊之余还充当“药师”角色,负责自己专科药物的派发。2023年,许敏鸿成为第一批下乡农牧民体检的医护人员,与本地医生同吃同住七天,克服部分村里无水无电的工作条件,排筛儿童先天心脏病及进行儿童体检(身高体重)。

途中,许敏鸿不慎被蜱虫咬了,“由于当时没有相关医疗条件,只能先口服抗生素及局部外涂百多邦等处理。”采访当天,记者看到她左小腿外侧伤痕还在。


  • 奋战近30小时 新生儿脱险了

令许敏鸿意外的是,波密县人民医院没有一个专职新生儿科医生。

去年7月,她紧急上手术台,为一位孕32+周、瘢痕子宫的高危产妇接生,并顺利产下2.05kg的男婴。“孩子出生特别瘦弱、哭声低、反应稍差。当时放心不下,耐心指导助产士将宝宝置温箱保暖,交代特级护理的细节处理,并再三交代家属如何正确喂养。”许敏鸿回忆起当时,从剖宫产到后续新生儿护理,直至下午三点还没时间吃午餐,始终守护在新生儿病房。

男婴手术下台后经指导喂养仍不能进食、反复呕吐、6小时仍无尿。许敏鸿评估需要进行脐静脉置管术。但是当地医院没有脐静脉导管,情急之下,许敏鸿快速反应,找了大小及质地都类似的一次性无菌硬膜外导管,代替脐静脉导管,尽快进行置管术。“第二天傍晚,宝宝终于排尿了,进食后也没再继续呕吐。”许敏鸿与大家共同奋战了近30个小时,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

手术后,细心的许敏鸿特意通过微信连线后方医院,找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护理团队,指导置管后的护理工作。

在与波密县人民医院交流时,许敏鸿听说当地有新生儿出生后被喂养糌粑致死的案例,感到震惊。此后,她利用新生儿查房时间,详细为护士、家长们科普新生儿喂哺及臀部护理等相关知识。

“我每周安排一次门诊,其余时间在病房查房,也承担妇产科高危新生儿宝宝的保驾、抢救工作。”许敏鸿在西藏的日常工作多且全,她还负责对内科医生进行儿科专业知识、操作的培训,逐渐健全当地儿科的抢救流程规范。

 

  • 传帮带 传授技术也看重态度

“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主要带教形式。除了给当地患者带去临床上的救治,许敏鸿还有一个援藏目标,就是争取在波密县人民医院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今年8月,许敏鸿援藏工作顺利结束。回到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对自己的表现满意。援藏期间,许敏鸿积极通过小讲课、教学查房、病历讨论等形式,把新生儿科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常规传授给了内科医生。她自豪地分享,自己争取到两名内科医生当“徒弟”,“他们愿意学习儿科相关发展方向的内容,其中米玛央宗医生在2022年底顺利取得助理医师资格证。”除了给内科医生教学外,她还受邀到急诊科讲述儿科常见急症的处理,到妇产科做新生儿胎龄、黄疸等相关知识普及。

谈及带学生时,许敏鸿最常挂在嘴边的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她最看重学生对待疾病和病人的态度,“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所以善待病人很重要,不管我们能不能做到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但换位思考是必须的。”

不只在科室带学生、援藏时带徒弟,在许敏鸿的耳濡目染下,她的孩子也希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医生,“我非常鼓励我的孩子学医,职业是有传承的,我也很希望自己行医的心得体会能被延续下去。”

 

【人物简介】

许敏鸿,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临床一线工作,经过多年来的锻炼,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从2008年开始接触儿童生长发育、行为发育及神经康复以来,成为科室这几个专科发展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协助开展了婴幼儿早期发育发展中心。2018年正式开始接触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的诊治。


同题问答

“要像妈妈一样关注孩子的疾病”

-新快报:您认为好医生需要具备什么品质?

-许敏鸿:慈母般的爱心、细心、耐心,良好的沟通能力。儿科医生要像妈妈一样关注孩子的疾病,同理于家人的感受。儿科病人病情变化快,必须细心观察孩子的疾病变化。给予足够耐心倾听诉求、解释病情,也能得到家长更好的配合。

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微信扫一扫挂号
医院预约挂号电话
61886188
热门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