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肛肠外科科室介绍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通外科是广东医院最强科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十三五重点发展科室”之一,是广东省较早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单位之一,形成了“微创外科技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两大特色;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微创分会、广州市医师协会普通外科分会和微创分会主委单位,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王百林主任任主委。
百年红会胃肠肛肠外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经过几代外科前辈们的不懈努力,培养了新一代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目前刘少杰主任医师担任学科带头人及科室主任。科室是暨南大学医学院和贵州医科大学的外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科室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均获硕士及以上学位。
科室已形成了医、教、研三位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团队,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科室人员20 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学会任主委、副主委、常委和委员等任职。共发表学术论文 60余篇,其中 SCI 论文 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项。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在住培医师培养方面,已构建全过程技能培训考核体系,提高住培医师临床技能,已实施分层递进式的培训计划,落实亚专科轮转,提高住培医师的胜任力,近 3 年住培医师的国家结业考试通过率均为 100%。
科室业务范围主要涉及胃肠道良恶性肿瘤、胃肠道及肛肠复杂性疾病、腹壁疝、切口疝、甲状腺疾病、减重及营养代谢、便秘及盆底脱垂外科领域疾病的外科诊疗。病区开放病床 52张,每年住院治疗各类普通外科病人 2000 多人次,其中手术操作病人 1200 余人次,4级手术逾250例,胃肠肿瘤、肛肠、腹壁疝微创手术率达80%以上。科室在各种普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小肠坏死、肠道憩室穿孔、出血、胆道感染、胆囊及胆管结石的腹腔镜微创治疗,尤其对于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有极其丰富的诊疗经验。科室每年收治大量复杂疑难病例,如贲门癌、胃底癌、超低位直肠癌、各种结直肠癌、胰头及十二指肠肿瘤、巨大腹膜后肿瘤,复杂先天性胃肠道畸形、复发性胃肠肿瘤和复发性腹壁疝等。科室坚持“微创化、专业化、规范化、个体化”的诊疗路线,赢得了业内同行及广大患友的尊重和信任。
特色技术之腹腔镜胃肠手术
腹腔镜技术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微创优势。
第一,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疼痛不明显,可以早期活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很少出现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
第二,机体反应较轻,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低,术中出血少。
第三,手术切除及清扫范围应完全遵循肿瘤根治术的标准,微创手术并不是意味着缩小手术范围。腹腔镜视野放大的作用使淋巴结清扫更精细、更彻底。
传统开腹手术切口 腹腔镜手术切口
传统腹腔镜与单孔腹腔镜技术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皮革胃)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贲门癌)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肠肝曲癌)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
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3-4cm)保肛与临时性回肠造口
肛肠外科技术特色
我科肛肠外科技术力量雄厚,是广东省地区最早成立的肛肠专科之一。针对肛门、直肠下段的常见病:痔疮、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藏毛窦、直肠脱垂、肛管直肠炎、肛窦炎、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便秘等的治疗,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少、恢复快及效果好。另外,对环状混合痔、嵌顿痔、复发性痔、复杂性肛瘘、功能性便秘等疑难病例均有独特的经验。针对痔疮患者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如直肠粘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开环式微创痔上粘膜切除吻合术(TST术)、内痔套扎术、痔切除术、硬化剂注射术等,并取得理想效果,与传统手术相比之下具有愈合快、出血少、疼痛少的显著优势,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尤其在巨大型重度痔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肛瘘的治疗,以微创和保护肛门括约肌为手术设计原则,对于低位单纯肛瘘采用肛瘘切开、肛瘘切除、瘘管剔除,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予术前盆腔MRI、CT等检查及术中探查瘘管走向及内口位置并采用肛瘘挂线等治疗方案,在复杂性高位肛瘘领域可完成一次性根治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针对功能性便秘采用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案,解除了大量患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