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现患者出现淋巴水肿后,应立即将患者转介至淋巴水肿治疗师或专科护士进一步确诊,并由淋巴水肿治疗师或专科护士进行综合消肿治疗。
A皮肤护理:观察患者皮肤有无角化、真菌感染、溃疡、淋巴管炎等并发症,优先处理皮肤并发症。
B手法淋巴引流:按摩手法轻柔,以不造成局部皮肤发红为宜;治疗初始阶段应由淋巴水肿治疗师进行手法淋巴引流,治疗维持阶段由患者进行居家手法淋巴引流。
1)开通淋巴通路:用手掌大、小鱼际肌或并拢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静止旋转抚摩浅表淋巴结,力度适中;
顺序:锁骨上下淋巴结区→颈部淋巴结区→耳前、耳后淋巴结区→腋窝淋巴结区→肘窝→胸部→背部→腹股沟淋巴结区。
2)手法淋巴引流:在患侧肢体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沿浅表淋巴管走向用环状推进、旋转推进、勺状推进的手法进行按摩。
顺序:胸部切口上侧→对侧腋窝或锁骨下;胸部切口下侧→同侧腹股沟;上臂内侧→上臂外侧直至锁骨上;上臂外侧→同侧腹股沟;手背、手掌、前臂、肘窝→上臂外侧。
C压力治疗:观察患肢是否出现局部压痛明显或手指麻木等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情况;治疗初始阶段实施说法淋巴引流后,应使用弹力绷带23h/d,在治疗维持阶段可使用定制的弹力袖套替换弹力绷带。
#管状绷带层:使用棉质或棉-粘纤维质管状绷带包扎手背至腋下皮肤,此层不加压。
#固位绷带层:使用宽4-5cm 的弹性绷带包扎手指及手背,应沿着每个指头的长度缠绕数层,每个手指绷带包扎后都在腕部缠绕 1 圈固定,此层不加压。
#衬垫层:用聚氨酯泡沫衬垫或软绵衬垫等包扎患侧肢体,从手腕向近心端缠绕直至患肢腋下,此层不加压。
#低弹性压力绷带层:使用低弹性压力绷带包扎手掌、前臂和上臂,注意关节处使用交叉包扎,包扎压力从肢体远心端到近心端逐渐递增。
D功能锻炼 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进行功能锻炼,运动时宜穿戴弹力袖套或使用弹力绷带。
1)热身,活动大关节,20~30 次,中等速度;
2)活动肩部或肩胛部;
3) 消肿锻炼:患侧上肢活动屈曲或伸展活动;
4)拉伸锻炼:上肢上举摸头部;
5)呼吸锻炼:做扩胸呼吸 、唱歌。
2.在综合消肿治疗初始阶段,应观察患肢是否出现局部压痛或手指麻木等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情况。
3.在综合消肿治疗维持阶段,应至少每年监测 1 次患者实施居家手法淋巴引流和戴弹力袖套的依从性,并评价淋巴水肿治疗的效果。
4.治疗期间应指导患者继续严格执行淋巴水肿基础预防措施。
参考资料:中华护理学会官网,团体标准T/CNAS 05-2020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