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鼓膜穿孔
耳朵不能乱掏!当心外伤性鼓膜穿孔!
掏耳朵看似是一项简单的日常护理,许多人都会很享受清理耳朵后的舒适感。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存在潜在的危险。耳内耵聍的积聚可能会导致不适感,但若使用错误的清理方法,可能会出现不慎刺破鼓膜的情况,从而导致鼓膜穿孔的意外发生。
01 什么是鼓膜?
鼓膜是椭圆形(成人)或圆形(小儿)的半透明薄膜,距离外耳道口约2.5-3.5cm,为外耳和中耳的分界,它高约9mm,宽约8mm,厚约0.1mm。
02 鼓膜有什么作用?
①传导声音:鼓膜是声音传导的关键部位之一。当声波进入外耳道时,它们会引起鼓膜振动。这些振动会传递到中耳中的听骨链,最终传导到内耳,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到声音。
②保护内耳:它阻止了外界的污染物、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进入中耳、内耳。
③调节气压:鼓膜也参与了耳朵内气压的调节。例如,当我们在飞机上升降或者潜水时,鼓膜可以通过张力的调节来平衡耳朵内外的气压差异,防止耳膜受到损伤。
03 什么是外伤性鼓膜穿孔?
外伤性鼓膜穿孔指外力作用使鼓膜破裂穿孔。
多因间接或直接的外力损伤所致,可见于器械伤,如棉签、火柴、牙签等挖耳刺伤鼓膜;医源性损伤:如取耵聍、外耳道异物等;矿渣、火花等烧伤;压力伤,如掌击耳部、放鞭炮、潜水等。
04 外伤性鼓膜穿孔有什么症状?
①听力下降:鼓膜穿孔可能导致听力减弱,且与穿孔大小、有无所伤听骨链等有关:鼓膜穿孔小且位于前下位置的对听力影响较小,鼓膜穿孔大且位于后象限的对听力影响较大。如合并有听骨链中断,可出现较严重的传导性聋;如合并内耳震荡或损伤,可出现感音神经性聋,甚至全聋。
②突发耳痛伴耳鸣:穿孔的鼓膜可能引起耳朵不适,包括耳痛或耳鸣等症状。
③外耳道少量出血及耳闷塞感
④感染风险增加:鼓膜穿孔破坏了耳朵的防御屏障,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⑤眩晕:严重的鼓膜穿孔可能影响内耳结构,导致眩晕、恶心、混合性聋。
05 鼓膜穿孔都需要手术治疗吗?
并不是所有的外伤性鼓膜穿孔都需要手术治疗。治疗上需要对外耳道清洁消毒,保持耳内干燥、外耳道干洁,穿孔期间不能游泳,洗头、洗澡时可用消毒棉球塞住耳道口防水入耳;同时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切勿用力擤鼻涕。若无感染征象,可不必应用抗生素,大多3-4周内可自行愈合;若长期不愈合或穿孔较大,需行鼓膜修补术。
06 如何预防?
①养成良好习惯,不可用棉签、发夹等硬物挖耳,取耵聍时应选择恰当的用具或到医院用专业用具取出。
②避免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周边出现爆破等情况可能会对耳朵造成损伤,导致鼓膜穿孔。佩戴耳塞或耳罩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对耳朵的影响。
③避免剧烈的耳部碰撞或拉扯,特别是参与体育活动或进行激烈运动时,需要特别小心保护耳朵。
④当参与潜水、登山或乘坐飞机等活动时,注意保护双耳,避免急剧的气压变化对耳朵造成损伤
⑤定期检查耳朵健康,特别是在有耳部不适或疼痛的情况下,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鼓膜穿孔等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