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燕主任工作多年对复发性流产的诊治经验
1.我国复发性流产的发病现状
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 2 次及以上在妊娠 28 周之前的妊娠丢失定义为 复发性流产,包括生化妊娠。目前临床流产发病率约为15-25%,而复发的风险随着流产次数增加而上升,如既往曾有3次以上流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丢失率约为40%,因此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殖及心理健康。
2.我国复发性流产的诊治策略与进展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功能异常、血栓前状态、孕妇的全身性疾病及环境因素等,但是仍有50%以上病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由于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必须针对上述病因行多方面的检查,并针对各种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而治疗所采用的药物也存在多样化,包括一般保胎药物、免疫抑制药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及低分子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等治疗。目前在医疗界还存在较多过度医疗与放任不管的现象。
目前对复发性流产的研究热点仍集中以下领域:包括母胎免疫耐受异常的研究、 风湿性疾病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抗磷脂综合征与复发性流产之间关系的研究、内分泌异常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的研究。
3.我国复发性流产的诊治策略与进展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中的治疗体会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1980年间发现的一种对凝血因子Xa有高亲和力灭活的短片段肝素分子。与普通肝素相比,副作用发生率低,在高凝类产科并发症中普遍使用。低分子肝素适用于妊娠合并血栓前状态( prethrombotic state, PTS)。
PTS 指先天性和/或后天性引起止血、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的病理过程,易导致血栓形成等多种血液学变化。先天性多为凝血和纤溶有关基因突变所致,后天性主要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 APS)、以及各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疾病。产科PTS常见于多种疾病:复发性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生长受限、死胎等。
4.宫颈环扎术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体会
宫颈机能不全是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宫颈内口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引起的非分娩状态下宫颈病理性扩张和松弛,不能维持妊娠至足月的现象。临床表现为在没有宫缩的情况下,无痛性的宫颈扩张和(或)缩短导致羊膜囊脱出、胎膜破裂、晚期流产或早产,可反复发生导致晚期复发性流产。
宫颈环扎术作为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主要方式,沿用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有效的方法。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宫颈环扎术亦可分为择期宫颈环扎术,应激性宫颈环扎术和紧急宫颈环扎术3种。其中以择期手术效果最佳,据我院统计,宫颈环扎术后妊娠孕周至34周以上的率为90%。
医生简介
- 谭燕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主任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从事妇产科临床和教学工作近20年,擅长高危妊娠的诊治监护,尤其擅长复发性流产、宫颈机能不全、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女性不孕等生殖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和诊治。擅长宫颈环扎术和复杂性剖宫产术等手术。广东省围产医学会早产流产学组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婴保健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主持科研立项多项,在SCI及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专家门诊:每周一上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