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日
迎来了第25个全国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是
“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为什么保护耳朵如此重要
以及如何利用科技助听
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吧!
爱耳日的起因
1998年,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旨在加强听力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听力健康意识。为什么是3月3号呢?因为数字3与耳朵的形状类似,因此3.3象征了两只耳朵。
耳朵知多少?
耳朵可不简单哦,它是我们身体里的听力与平衡大管家!
先说说外耳,就像一个“漏斗”,它把声音引到耳朵里面。
然后是中耳,里面有三个小骨头,像是一个微型交响乐团,它们把声音传递给内耳。
内耳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工厂”,把声音变成神经信号送到大脑,让我们听到声音并保持身体平衡。所以,耳朵不仅能让我们听到美妙的音乐,还能让我们站得稳稳的,不会跌跌撞撞,简直就是身体里的“万能器官”。
哪些是听力障碍高危人群?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老年性听力下降(老年性耳聋)。
2.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的人群:包括机械工人、建筑工人、音乐人、航空人员等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中的从业人员。
3.过度使用耳机或耳塞的人群:长时间使用高音量的耳机或耳塞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4.患有特定疾病或病史的人群:包括先天性听力障碍、遗传性听力疾病、中耳炎、突发性聋、耳部外伤等。
5.频繁接触有毒物质或药物的人群:比如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的工人、长期使用耳毒性药物的患者等。
6.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患者,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从而影响听力。
7.患有特定疾病或病史的人群:包括先天性听力障碍、遗传性听力疾病、中耳炎、突发性聋、耳部外伤等。
如何爱护耳朵?
控制音量
在使用耳机时,一定要牢记“三个60”原则,即耳机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60分钟,当外界环境高于60分贝时,尽量不使用耳机。
注意环境
长时间暴露在嘈杂的环境中,会引起突发性耳聋,如果需要,可以佩戴耳塞或者耳罩来减少噪音对耳朵的损伤。
注意耳部卫生
不要频繁清洁耳道,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插入耳朵,以免损伤耳膜。
耳道进水及时清理
如果耳道一直处于潮湿状态,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引发中耳炎。所以在洗澡或游泳时尽量避免耳道进水,如果不慎有水进入耳朵一定要及时清理。
采耳需谨慎
采耳用具消毒不充分,可能会引起交叉感染,引起真菌性中耳炎等症状。
正确擤鼻涕
最好是单侧擤鼻涕,而不是同时擤两侧。因为鼻道和耳道之间有一个交通枢纽称为咽鼓管,它负责平衡耳内外压力和清除耳内的分泌物。当你同时擤两侧鼻子时,可能会增加咽鼓管开放的压力,导致鼻涕和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耳道,增加耳部感染的风险。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听力问题,避免疾病恶化。特别是长期处于噪声环境的人群,建议每定期检查。
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1.先进的助听器技术:利用最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智能算法,助听器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听力补偿,适应不同环境的听力需求,使用户能够更清晰地听到声音。
2.智能手机应用连接:很多助听器现在都能与智能手机连接,通过应用程序实现远程调节、定位丢失的助听器、记录环境数据等功能,增强用户体验。
3.虚拟现实训练: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听力受损者提供语音训练、听力康复等服务,帮助他们提高语音理解能力和沟通技巧。
科室介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于建国初期独立设置、重点发展的学科,伴随百年红会的辉煌历程,几代人的努力建设,为广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事业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2023年被评为“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喉癌喉功能重建”、“中耳平衡系统重建”等先进技术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室科研基础强大,设有暨南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广州市耳鼻咽喉科疾病基础与临床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喉癌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拥有多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省自然重点项目、高新技术等。目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高层次人才 、“岭南英才工程”后备人才、医院优秀科技人才多名。
科室规模日益壮大,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各种听力检测、内镜检查及手术系统,开放床位将达90张,设耳科、鼻科、咽喉头颈外科、听力学科、变态反应等亚临床专业组,设有听力眩晕诊疗中心、内镜检测治疗中心、睡眠检测诊疗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