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爱耳日 | 佩戴耳机,您带对了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标签: 首页推荐
2024-03-08 16:00:13

1881年Gilliland发明了

世界上第一款耳机

自此一个全新的事物

进入人们的生活

大家不再担心

电子产品的声音影响他人

也能更清楚地听清自己想要获取的声音

如今耳机对于青少年,几乎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耳机不仅赋予了佩戴者在嘈杂环境中享受天籁之音的能力,同时也成为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矛盾的“调解员”。据调查,青少年的耳机使用率高达94.3%—99.18%。

用耳机听音乐的小朋友

耳机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错误的耳机使用方式,正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悄无声息”。研究表明:长期错误的耳机使用方法已成为听力损失、耳鸣等的重要原因。

听力损失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社交能力,还会使我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若您经常佩戴耳机,以下小细节将助您合理使用耳机,永享生活中的天籁之音。

耳机的选择

不同类型耳机示例

耳机分为了头戴式、耳塞式与入耳式、骨导式四种不同类型。研究证实:隔噪效果从优到差分别为入耳式耳机、耳塞式耳机、头戴式耳机、骨导耳机。

虽然头戴式耳机降噪效果较差,但该类耳机不直接与佩戴者的外耳道接触,因此极少因长期佩戴该类耳机造成外耳道红肿、疼痛等不适。

骨导耳机虽然隔噪效果较差,但可以保持佩戴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适合跑步或骑自行车等户外活动。

入耳式耳机以胶塞插入耳道的方式,减小了声音传导过程中的损失且在隔音效果上表现突出,但其在相同音量下对耳膜的冲击更大,且更易因胶塞压迫耳道造成外耳的感染。

因此,耳机的选择要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类型的不同耳机。

佩戴时间与频率

长时间、频繁使用耳机会造成听力下降已成为听力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但佩戴时间在多久内最为合适,却一直没有确切的结论。

基于现有研究,专家建议每次耳机佩戴的时间以60分钟内为宜,若有常时间佩戴耳机的需求,也应在使用60分钟后稍作休息再使用。

耳机音量的大小与使用地点的选择

地铁上听音乐

“分贝(dB)”是日常测量声音大小的常用单位,一般而言夜晚卧室的声音是30dB,大声说话的声音是70dB,家用电器音量最大时可达110dB。当音量长期高达110dB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伤。

现有临床研究普遍认为:耳机的音量应控制在60-80dB之间。

有学者曾做过研究,公众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的舒适音量普遍较安静场所下提高10dB以上,因此,在较为安静的场所下使用耳机可降低使用时耳机的音量,从而减少音量过大对听力的影响。

关于耳机的使用,“60-60-60”的原则可方便大家正确合理使用耳机:即人们在使用耳机时,建议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使用耳机时外界环境音量要保证在60dB以下,每次使用耳机时长不宜超过60min。


科室介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于建国初期独立设置、重点发展的学科,伴随百年红会的辉煌历程,几代人的努力建设,为广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事业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2023年被评为“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喉癌喉功能重建”、“中耳平衡系统重建”等先进技术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科室科研基础强大,设有暨南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广州市耳鼻咽喉科疾病基础与临床重点实验室)、广州市喉癌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拥有多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省自然重点项目、高新技术等。目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高层次人才 、“岭南英才工程”后备人才、医院优秀科技人才多名。

科室规模日益壮大,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各种听力检测、内镜检查及手术系统,开放床位将达90张,设耳科、鼻科、咽喉头颈外科、听力学科、变态反应等亚临床专业组,设有听力眩晕诊疗中心、内镜检测治疗中心、睡眠检测诊疗中心等。

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微信扫一扫挂号
医院预约挂号电话
61886188
热门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