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区域协同,共谋发展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顺利举办海珠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中心工作会议暨适宜技术培训班
医务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标签: 首页推荐
2024-04-22 08:46:42

为加快推进海珠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中心建设,加大基层相关适宜技术推广力度,2024411日,由海珠区卫生健康局主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承办的海珠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中心工作会议暨适宜技术培训班,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综合楼6楼技能培训中心顺利举行。海珠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周瑞坚,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书记张言斌、暨南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所长于锋,海珠区各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医务人员等参加本次活动。

我院党委书记张言斌首先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同行表示欢迎,表示近年来我院积极响应海珠区医改实践与探索,努力做好“上下联动、横向协同”工作。

海珠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中心成立后,我院第一时间加强与各合作单位对接,“一对一”定期到各成员单位开展技术协作,通过派出专家融入各成员单位,打通基层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各成员单位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健康。

下一步我院将继续通过简化双向转诊流程、共享检验检查资源、开放人才培养平台等举措,打造区域紧密型一体化就医体系,在带动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的同时,促进我院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医改初衷。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书记张言斌致辞

海珠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周瑞坚充分肯定了海珠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中心为区域内医疗质量管理和专科技术提升开展的工作,并提出了相关要求,一是区内各基层医疗机构要注重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确保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要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三是要推动儿童变应性鼻炎筛查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海珠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周瑞坚致辞

暨南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所长于锋感谢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对医疗中心的发展提出了“有温度、有亮度、有高度”的要求及目标,表示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将以更高要求、更便民的方式提高海珠区基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随后于锋所长宣布海珠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筛查项目正式启动。

暨南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所长于锋致辞

工作会议上,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负责人邓海燕总结区域医疗中心有关工作和2024年工作计划,龙凤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洲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开展情况。

随后我院针对鼻出血、过敏性鼻炎等主题开展专题培训和学术交流,共为全区约20个基层医疗机构近80名医务人员进行耳鼻喉专科基层适宜技术培训。

曹磊主任医师培训鼻源性头痛的诊治       廖涛主任医师培训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刘彩鹏副主任医师为学员介绍小儿急性喉炎支气管炎    艾毛毛副主任医师为学员介绍皮肤点刺试验

钟素妹护长为学员介绍鼻腔冲洗护理技术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广东省“十四五” 临床重点专科,是首批国家级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设有暨南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多名,“喉癌喉功能重建”、“中耳平衡系统重建”等先进技术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20236月,在海珠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牵头成立海珠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中心,首批联合区内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着力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专科基础建设、专家下沉坐诊、联合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等工作,切实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连续性医疗服务。

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微信扫一扫挂号
医院预约挂号电话
61886188
热门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