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临
人们纷纷规划着出游计划
期待在夏日阳光下
找寻那份久违的轻松与愉悦
然而,在享受阳光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
阳光中的紫外线带来的潜在伤害
——日晒伤
什么是日晒伤?
日晒伤,又称日光性皮炎、日光水肿或日晒红斑,是由过量紫外线(主要为中波紫外线,UVB,波长280~320nm)照射皮肤后导致的皮肤急性光毒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水疱、脱屑及色素沉着,伴有疼痛和/或瘙痒症状,严重者还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甚至中暑及休克!
日晒伤的病因
1.日晒
日晒伤主要是由皮肤暴露于中波紫外线下而造成的损伤,随着日晒伤发病次数的增加,皮肤癌发生的风险随之增加。
2.出汗
出汗会增加皮肤角质层的水合作用,使角质层易吸收更短波长的紫外线,并导致紫外线的反射和散射减少,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进而引发日晒伤所需的紫外线辐照量降低。
3.光敏反应
服用或食用易引发光敏反应的药物或食物,可显著增高日晒伤发病风险。易引发光敏反应的药物包括多西环素、磺胺、灰黄霉素、胺碘酮、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 。部分人群接触一些特定的植物、蔬菜和水果后,如芹菜、香菜、酸橙、柠檬、莳萝和无花果树汁液,局部皮肤易出现日晒伤症状。
如何预防晒伤?
1.避免过度日晒
避免长时间日晒,户外活动时选择在阴凉处。若无阴凉,则应尽量避开上午11点至下午3点之间进行户外活动。
小于 6 月龄的婴儿应尽可能在阴凉处活动,避免阳光直射。
皮肤开始感受到灼热或刺痛感时,应立即避免日晒,回到室内或阴凉处。
正在服用光敏性药物的人群,或患有结缔组织病等光敏感的人群,应遵医嘱避免日晒。
2.穿着防晒衣物
需长时间户外运动训练时,使用宽檐帽和长袖衬衫来保护和遮盖身体。织纱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加有防晒涂层,其紫外线吸收能力就越强,防晒效果越好。帽沿边长最好>7.5 cm,才有较好的防晒效果。
3.使用防晒霜
使用防晒霜是最常见的防晒形式,可根据不同的皮肤类型选择相应的防晒霜,将外用防晒霜与使用衣物、帽子等物理防晒结合在一起时防晒效果更佳。
应选择 SPF 30以上的防水防晒霜以及 SPF 30 以上的防晒唇膏,并覆盖在面、颈、肩等日晒伤好发部位。防晒霜应在日晒前 30 分钟涂抹,并每 2 小时或出汗及游泳后补涂。
4.使用遮阳伞
在户外活动时,使用遮阳伞可以有效地阻挡紫外线。
晒伤以后怎么办?
1.冷敷
应尽快给予冷湿敷,或予以局部冷敷剂、冷凝胶等,这样能缓解刺痛和灼热的皮肤。
2.保湿
能帮助缓解和修复晒伤的皮肤。
3.补充水分
多喝水,防止脱水。
4.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你晒伤后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伴有呕吐、脱水等全身症状;
剧烈疼痛超过48小时;
晒伤皮肤如有感染迹象(如水疱伴脓液或周边肿胀、触压痛加重等);
高热或出现意识模糊、昏迷及休克等症状。
【医学指导】
李孝建
广州市烧伤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烧伤整形科学科带头人、烧伤重症监护病区(BICU)负责人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委;《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编委;《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擅长危重烧伤的治疗,各种复杂和难愈创面修复,皮肤瘢痕的防治等。
专家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下午(特需)。
【烧伤整形科介绍】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烧伤专业唯一的医学特色专科、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广州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是中国创面修复专科建设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烧伤康复专科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主委单位、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博士学位授予点,烧伤专科实力华南区前列,在重症烧伤救治、难治性创面修复和瘢痕整形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