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缪海雄
职务职称: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脊柱外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E-mail:miaohaixiong@163.com
一、科研方向
(一)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1.精准微创技术优化
(1)开发新型经皮内镜入路(如颈椎内镜、侧方入路腰椎融合术),减少神经损伤风险。
(2)结合术中导航/机器人系统(如AI术前规划+术中实时校准),提升椎弓根螺钉置入精度。
(3)研究单侧双通道内镜(UBE)的适应证扩展,如复杂椎管狭窄或翻修手术。
2.术后加速康复(ERAS)
建立脊柱微创手术的ERAS路径,优化镇痛、早期下床等方案,缩短住院周期。
(二)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与靶向治疗
1.椎间盘退变(IDD)机制
(1)探究衰老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miRNA调控网络(如miR-141-3p调控SIRT1通路)。
(2)开发靶向递送系统(如外泌体载药)抑制炎症因子(IL-1β, TNF-α)。
2.生物治疗与再生医学
(1)干细胞疗法: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分化为髓核细胞,结合水凝胶支架修复退变椎间盘。
(2)基因编辑:CRISPR干预关键基因(如MMP-3、ADAMTS-5)延缓退变进程。
(三)复杂脊柱畸形矫形体系构建
1.三维矫形策略优化
(1)基于人工智能分析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Cobb角进展风险(如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曲线概率)。
(2)设计个性化截骨方案,结合有限元分析评估矫形后生物力学稳定性。
2.成人退行性侧弯手术决策
建立多模态评估体系(影像+步态分析+生活质量评分),制定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精准指征。
(四)新型生物材料与植入器械研发
1.3D打印定制化植入物
(1)开发多孔钛合金/聚醚醚酮(PEEK)融合器,优化孔隙结构促进骨长入(如梯度孔径设计)。
(2)研究载药涂层(如万古霉素+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预防感染并增强融合。
2.动态固定系统
设计弹性非融合装置(如人工韧带动态稳定系统),保留节段活动度并降低邻近节段退变风险。
(五)脊柱肿瘤与感染的精准诊疗
1.脊柱转移瘤综合治疗
(1)探究微创分离手术联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局部控制率与生存获益。
(2)开发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的疗效监测模型。
2.难治性脊柱感染管理
建立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流程(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优化抗菌骨水泥配方(如载银纳米粒子)。
(六)AI与大数据驱动的临床决策
1.智能辅助系统开发
(1)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如U-Net)自动分割脊柱MRI/CT影像,识别椎间盘突出程度与神经压迫位置。
(2)构建预后预测模型(如XGBoost算法),整合患者基线数据预测术后并发症风险。
2.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利用医院数据库分析手术疗效差异(如传统开放 vs. 微创TLIF的10年随访结果)。
二、个人简历
1.学习及工作经历简介
(1)工作经历:
2000.07-2007.08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 住院医生
2007.09-2010.12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 主治医师
2011.01-2011.06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主治医师、科副主任
2011.07-2015.04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2015.05-2018.02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主任医师、科副主任
2018.03-至今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 主任医师、脊柱外科主任
(2)国内外工作、学习及研究经历:
1995.09-2000.06 汕头大学医学院 学士
2008.09-2011.07 广东医学院 硕士
2012.09-2016.06 暨南大学医学院 博士
2009.12-2010.1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进修
2011.01-2010.06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脊柱进修
2011.08-2011.09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进修
2015.11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骨科学习
2016.03-2016.04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骨科访问学习
2017.09-2017.12 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骨科医院学习
2.个人专业特长及主要研究领域
擅长于颈肩腰腿痛的诊治,尤其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弯、脊柱肿瘤等。能完成颈腰椎间盘突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成形术、椎间盘镜及椎间孔镜等微创手术治疗,复杂的脊柱退变、脊柱侧弯、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环枢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复杂脊柱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手术。
三、学术团体任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双通道脊柱内镜研究学组副组长
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常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学术期刊任职
五、荣誉称号及奖励
第七届羊城好医生、2022年第二届广东实力中青年医生
六、近年主持的科研项目
项目课题:《Fortilin促进椎间盘髓核细胞活性的研究》(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类-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七、专利
八、著作与教材
九、论文
(1) Ruixiong Chen; Baoqing Ye; Han Xie; Yuliang Huang; Zhehui Wu; Hongbo Wu; Xiaofeng Wang; Haixiong Miao; Weiguo Liang ; miR-129-3p alleviates chondrocyte apoptosis in knee joint fractureinduced osteoarthritis through CPEB1,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2020, 15(1): 552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共同通讯作者 )
(2) Shuyao Zhang; Wei He; Aiguo Li; Chengkuan Zhao; Yun Chen; Chengcheng Xu; Qiuzhen Zhang; Danling Zheng; Meini Chen; Haixiong Miao; Yihui Huang ; Involvement of the TNF-α/SATB2 axis in the induced apoptosis and inhibited autophagy of osteoblasts by the antipsychotic Risperidone, Molecular Medicine, 2022, 28(1): 46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共同通讯作者 )
(3) Han Xie; Libing Dai; Baoqing Ye; Ruixiong Chen; Bin Wang; Nanwei Zhang; Haixiong Miao;Weiguo Liang ; Long non-coding RNA ERVK13-1 aggravates osteosarcoma through the involvement of microRNA-873-5p/KLF5 axis, Acta Biochimica Polonica, 2022, 69(4): 703-710 (期刊论文) ( 本人 标注: 共同通讯作者 )
(4) Zhencong Li; Dongping Ye; Libing Dai; Yude Xu; Hao Wu; Wei Luo; Yiming Liu; Xiguan Yao; Peigeng Wang; Haixiong Miao; Jiake Xu; Weiguo Liang ;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the Difference in Human Normal and Degenerative Nucleus Pulposus Tissue Profiles and Cellular Interactions,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2022, 10: 910626 (期刊论文) ( 本 人标注: 共同通讯作者 )
(5) Qianhua Luo; Junzheng Li; Haixiong Miao; Siman Su; Yun Chen; Chengcheng Xu; Chengkuan Zhao; Jianxiang Huang; Kai Ling; Chaoxian Lin; Hongfei Yan; Shuyao Zhang ; circSSPO boosts growth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micrRNA-6820-5p-mediated KLK8 and PKD1 expression, Cell Biology and Toxicology, 2023, 39(6): 3219-3234 (期刊论文) ( 本人标注: 共同第一作者 )
十、学术团队(研究生)
刘雨霖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疼痛科 医师
杜彦利 2022级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在读
汪屹 2022级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在读
王煊晖 2023级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在读
李新业 2024级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