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
微信订阅号
【39健康网】世界睡眠日|麻醉医生上阵治失眠,这些创新非药物疗法助你睡个好觉
39健康网标签: 首页推荐
2025-03-31 09:28:26

指导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麻醉科医师 陈慧

2025年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为“健康睡眠,优先之选”,旨在呼吁全球关注睡眠健康。

您是否数羊也有这样的经历?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却思绪万千,从明天的工作安排到宇宙的终极奥秘,从中午的美食到邻居家的萌宠。大脑仿佛开启了“深夜剧场”,让你在清醒与困倦之间反复徘徊。您不是一个人,据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睡眠障碍已成为全球第二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国民生活质量。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麻醉科睡眠治疗门诊,通过非药物疗法构建“评估-治疗-康复-跟踪随访”一体化诊疗模式,针对不同病因的睡眠障碍,提供联合诊疗+绿色疗法为核心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助你重获健康睡眠。

今夜无眠?快来对号入座

1.入睡困难

躺下后超过30分钟仍无法入睡,部分患者需1-3小时才能入睡。

2.睡眠浅/易醒

整夜睡眠较浅,易被声音或光线惊醒,且频繁觉醒(每小时醒1次以上),醒后难以再次入睡。

3.早醒

比常规起床时间提前2小时以上(如凌晨3-4点),且难以再续睡,总睡眠

时间不足6小时。

4.整夜频繁做梦且易惊醒,部分患者虽入睡但缺乏真实睡眠感(如自认为未睡而他人观察有鼾声)

当睡眠“罢工”:您的身体正在经历什么?

失眠的危害涉及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心理健康损

1.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严重时可能出现定向障碍或幻觉。

2. 情绪障碍:长期失眠易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甚至导致情绪失控或自杀倾向。研究表明,失眠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

生理健康风险

1.免疫力下降:睡眠不足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感冒、感染等疾病风险。

2.心血管疾病:长期失眠与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密切相关,睡眠紊乱会扰乱心脏健康。

3.代谢异常: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尿病、肥胖风险。

4.加速衰老与疾病:女性可能出现早衰、皮肤粗糙等问题;老年人失眠可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

社会功能影响

1.职业与事故风险:失眠者工作表现下降,事故率较常人高2倍。

2.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易激惹会导致社交障碍,影响家庭和谐。

长期潜在危害

1.死亡风险增加:睡眠不足可能提高胆固醇水平,干扰细胞正常分裂,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2.术后恢复延迟:睡眠不足会延缓伤口愈合,影响疾病康复进程。

从学生族到上班族:麻醉科医生有妙招!

在麻醉科睡眠治疗门诊,不乏因睡眠问题前来就诊的患者。其中学生组和上班族不占少数。

高二的小李(化名),由于学业压力使她出现严重失眠,频繁噩梦,白天头痛乏力,注意力难以集中,成绩明显下滑,甚至出现轻度抑郁症状。

45岁的孙先生(化名)长期高强度工作使他饱受失眠困扰,每晚睡眠不足4小时。即便服用安眠药,也只能获得短暂休息。持续的睡眠问题导致他心率加快(静息心率90次/分),工作效率下降,情绪波动明显。

针对两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麻醉科睡眠治疗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小李采用“认知行为疗法+麻醉监护下睡眠补偿”方案,帮助她重建健康睡眠节律。

为孙先生实施“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认知行为疗法”,精准调节神经平衡。

经过系统治疗:

小李两周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学习效率显著提升,重拾青春活力。

孙先生成功摆脱安眠药依赖,每晚获得7-8小时优质睡眠,心率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明显改善。

麻醉科睡眠治疗门诊,强调采用创新非药物疗法,从精准评估到个性化治疗,帮助失眠患者找回好睡眠。

据介绍,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俗称“睡眠针”的微创技术,将小剂量局麻药(即拔牙前注射的麻醉药),注射在星状神经节附近,可逆地抑制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恢复交感-迷走神经的平衡,缓解因交感神经亢奋导致的失眠。

睡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包括定制化睡眠时间限制、精准刺激控制法、科学的睡眠卫生教育、深度放松技巧训练及认知模式的积极重构,旨在系统性地矫正长期失眠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与潜在的心理误区,逐步建立起自然、规律的睡眠-觉醒周期,促进身心健康。

穴位刺激疗法:通过针刺或经皮电刺激四肢特定安眠穴位,个体化调整患者全身的气血循环,消除睡眠障碍的相关靶点,恢复全身多系统平衡。

对安眠药物依赖者或药物疗效欠佳者,通过麻醉诱导睡眠技术可迅速重建睡眠模式,显著延长深度睡眠时间,治疗过程舒适。


广州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微信扫一扫挂号
医院预约挂号电话
61886188
热门新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