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立广东医师良好形象,展示广东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激发广大医师专研技术的积极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水平、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广东省医师协会开展“名医绝技”推荐活动。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
骨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李爱国
他带来他的“绝技”
【全肘关节置换术】
一起倾听他讲述的守护健康故事
吃饭、梳头、穿衣服……这些普通人习以为常的动作,对复杂性肘关节骨折患者来说却是一场“无声的战斗”。高能量损伤(如骑电动车摔倒、年老体弱摔倒等)导致的复杂开放性肘关节骨折,常伴随骨质吸收、畸形愈合,甚至肌肉萎缩和神经粘连,患者不仅承受剧烈疼痛,更因关节僵硬失去基本生活能力。
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打击,让重返正常生活成为奢望。而全肘关节置换术的出现,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试图为患者切开这道“枷锁”。李爱国创伤骨科团队通过系统性技术攻坚与个性化诊疗方案,正在为复杂肘关节创伤患者开辟一条重生之路。
技术之难:关关难过关关过
全肘关节置换手术不仅是一个外科手术,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中包括神经显微松解、肌肉重建、皮瓣缝合、假体安装,乃至术后患者快速康复、随访等众多环节。
一方面,骨折创伤可能引起肌肉肌腱萎缩、神经粘连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无疑为手术带来更大的难度。另一方面,术后感染、关节僵硬、假体松动等并发症,都会让手术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整个手术功亏一篑。
因此,李爱国创伤骨科团队坚持整体性原则,术前评估所有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制定完善、有序的手术方案和应对预案;术中规范完成各个技术环节;术后指导患者完成康复训练,将整个治疗方案落实到极致,让每个环节的容错率降至最低,尽全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实现患者的治疗需求。
破局之道:“一人一策”的精准医疗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李爱国团队坚持“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治疗原则:年轻患者因社会功能需求高(如提重物、体力劳动),因人工肘关节目前尚不能满足这类需求,因此团队首先尽最大努力为年轻患者修复自身的肘关节,帮助他们重新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老年患者中部分因骨质疏松严重、修复条件不足,团队则严格评估后实施全肘关节置换术。通过假体替代损坏的肘关节,帮助患者恢复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能力。
这一个性化手术方案的选择标准背后,是对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深度考量。从患者出发,为患者考虑。
未来之思:在老龄化浪潮中托起”稳稳的幸福“
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肘关节创伤患者逐渐增多。面对这一趋势,李爱国医师表示:“未来我们仍将坚持以患者最大获益为第一准则,帮助患者解除病痛,让他们的生活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医疗的价值不仅在于延长生命长度,更在于拓展生活的宽度——让穿衣吃饭这样的日常,不再成为需要咬牙突破的“关卡”。
医师简介
李 爱 国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骨科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师协会创伤骨科分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手外科分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创伤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常务编委
广东省医学会应急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粤港澳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学组副组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