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院神经外科以脑瘫的外科治疗为专业特色,同时以术中超声、微创精准作为技术特色,开展了多项高难尖手术,包括:颅内巨大动脉瘤显微切除、脑功能区复杂肿瘤切除、复杂颅底肿瘤、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切除、完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垂体瘤、脑深部电刺激植入(DBS)治疗帕金森、椎管内肿瘤切除并椎板棘突复合体重建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 复杂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全身肿瘤的5%,由于其膨胀的浸润性生长,在颅内一旦占据一定空间时,势必使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中枢神经损害,危及患者生命。颅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最多见。小儿以颅后窝及中线肿瘤较多见,主要为髓母细胞瘤,颅咽管瘤及室管膜瘤。成人以大脑半球胶质瘤为最多见,如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其次为脑膜瘤、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海绵状血管瘤、胆脂瘤等。
我科依托世界先进的各种手术治疗设备及凭借微创“锁孔”入路、神经内镜技术、术中超声导航、术中无张力牵拉、术中电生理监测、术中唤醒等国内领先的手术技巧开展了各种神经肿瘤的显微微创手术,取得很好效果。
·后颅窝巨大小脑幕-岩骨后脑膜瘤完整切除
·耳前-颞下入路岩斜脑膜瘤完整切除
·完全神经内镜下鼻蝶入路犁状骨重建鞍底GH垂体腺瘤合并原醛并发Rathkes囊肿切除术
·神经内镜辅助额外侧入路鞍区血管型脑膜瘤全切
·海绵窦脑膜瘤切除术
·术中超声导航颅内巨大、富血运胶质母细胞瘤完整切除
·锁孔入路切除功能区矢状窦旁脑膜瘤
·超声导航下锁孔入路中央后回肿瘤显微切除术
·一次手术双侧开颅切除颅内多发巨大复杂肿瘤
·右额矢状窦-大脑镰旁巨大脑膜瘤完整切除
· 85岁高龄左顶巨大II级非典型脑膜瘤完整切除
·直切口微骨窗锁孔入路术中超声引导下经脑沟完整切除中央前回区域脑内占位
2.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供血不足、脑梗死等;后者主要有脑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等。我科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诊治工作,目前广泛开展各类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对脑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网织细胞瘤、颅内及椎管内动静脉瘘等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显微手术治疗,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a: 脑出血的手术治疗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手术方式:①开颅血肿清除术;②神经内镜辅助或显微镜下锁孔入路血肿清除术;③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
b;颅内动脉瘤的开颅或介入栓塞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任何年龄可发病,多数好发于40至60岁中老年女性。颅内动脉瘤好发于脑底动脉环(Willis环)上,其中80%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手术方式:①开颅手术治疗;②介入栓塞术。
c: 颅内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局部脑血管发生上的变异,在病变部位脑动脉与脑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致使动脉直接与静脉相接,形成了脑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产生一系列脑血流动力学上的紊乱,可表现为反复的颅内出血,部分性或全身性抽搐发作,短暂脑缺血发作及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等。手术方式:①动静脉畸形全切除;②供血动脉结扎术;③介入治疗。
·颅内复杂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
d:颅内静脉畸形切除术
颅内静脉畸形又称脑静脉血管瘤、脑静脉瘤,是较少见的血管畸形。主要的危害是导致颅内出血、头痛、癫痫发作。颅内出血可以造成病人偏瘫、失语等,严重者造成昏迷、死亡,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为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放射外科治疗或三者结合的综合性治疗等。
·右颞叶静脉畸形合并出血行血肿清除+静脉畸形切除术
e: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网织细胞瘤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异常生长的血管团,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估计为0.5%~0.7%,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8%~15%。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地方。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适用于有癫痫、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病变位于易切除部位者或急性出血有颅高压症状者。
血管网织细胞瘤称之为血管母细胞瘤,为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3%~2.4%。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多见于青壮年,本病有遗传倾向,患者多合并有其他脏器的血管瘤性病变或红细胞增多。此瘤为血管源性良性肿瘤,手术全切除为首选治疗。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和实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手术方法有所不同,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只切除小的肿瘤结节,无需切除囊壁;实性血管网状细胞瘤要切除整个瘤体。
·经小脑延髓裂-后髓帆入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出血
e:颅内及椎管内动静脉瘘
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称为动静脉瘘。颅内动静脉瘘约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10%~15%,多发生于成人。手术方式:①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静脉瘘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将导管尖端送到供血动脉远端瘘口附近,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栓塞材料来闭塞瘘口。②外科手术治疗:关键是闭塞动静脉之间的异常沟通,方式主要有单纯颈外动脉结扎术、开颅静脉窦孤立术、开颅手术切除动静脉瘘。
3. 功能神经外科
我科通过综合利用当今先进的显微技术、影像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电生理技术等手段,广泛开展各种神经功能疾患的手术治疗。①帕金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严重者将导致运动障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BS)疗法,可明显改善病情。将电极植入到患者脑内,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在改善症状的同时降低抗帕金森病药物的种类和剂量。②脑神经疾病:如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顽固性耳鸣,神经源性高血压病等,应用颅后窝显微微血管减压术这种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治疗,就可达到功能上治愈。③难治性癫痫:对于这种长期困扰病患者的疾病,采用国内先进的脑与神经疾病的多种检查设施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多导动态脑电图监测以及皮层脑电监测下癫痫灶综合定位,标准化进行手术干预性治疗,疗效显著。
·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
4. 脑瘫的手术治疗:
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早期(一般是指出生后4周之内),在脑发育未成熟阶段受到损害,形成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症。中国目前已经有超过600万脑瘫患儿,并且毎年新增6万。目前临床将脑瘫分为:1.痉挛型;2.手足徐动型;3.肌张力低下型;4.共济失调型;5.强直型;6.震颤型;7.混合型。其中痉挛型约占2/3左右。痉挛型脑瘫应行手术治疗解除肌肉痉挛,使肌肉紧张接近正常,通过长期规律的康复训练达到最终改善运动功能的目的,尽可能使孩子达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手术方式: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2.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术;3. 双侧颈总动脉鞘交感神经网剥脱术;4.矫形手术。痉挛性脑瘫的手术治疗最佳年龄为3-6岁,在手术解除肌肉痉挛后,需针对性行6-12月康复功能锻炼,对仍存在固定畸形者需行二期矫形手术。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作为广东省爱尔-向日葵慈善项目唯一定点医院,组织国内知名手术专家免费进行脑瘫手术治疗,并为贫困家庭提供住院期间的免费医疗服务。(微信公众号有手术效果展示)
5. 脊柱神经外科
脊柱脊髓外科是一门诊断及治疗中枢、周围及自主神经系统及其支撑结构的医学。我科拥有丰富的显微手术经验。将脊髓神经的保护与脊柱的稳定两者完美结合,站在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和治疗。充分发挥神经外科显微技术优势,减小椎管开窗范围,降低脊柱的手术创伤,从而减少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诊疗疾病主要包括脊柱、脊髓外伤、椎管肿瘤等。
6. 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危重症,在全身各处的外伤当中占重要的地位,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进展迅速等特点,不仅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短时间内大幅度下降,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科长期致力于颅脑外伤的重症监护及救治工作,提高了颅脑外伤患者的治愈率,较好的改善了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脑挫裂伤清除+去骨瓣减压;3月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
7. 脑积水
脑积水多见于各种颅脑外伤后或颅内肿物,使得脑脊液吸收障碍、循环受阻或分泌过多而致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张,从而导致一类疾病的总称。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损害。手术方式:①分流术:包括侧脑室外引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等。②第三脑室造瘘术等。本科室利用专利器械,明显减小了腹部创伤切口。
·脑室-腹腔分流术